close

雖然這是去年的文章,但是在接近端午的時候,感覺把它搬過來是需要的。

今年還沒有回婆家包粽子,真是拜泰利颱風的賞賜,但去年的包粽子記錄已經很經典,獨缺粽子備料材買的部分,不曉得有沒有緣份可以把它補齊。

最後一個收穫是上週回到餅乾的外婆家,正好拍到餅乾的外公和外婆正在包湖州粽,是火腿的口味,期待下次的整理。

 


 

2011.06.15.【餅乾和魚乾

婆婆是個傳統的家庭主婦,家中大大小小的家事都難不倒她,比方說:廚房裡洗不乾淨的抽油煙機,只要經過她的手,一定可以變得亮晶晶(其實餅乾外婆也 是一樣,這令我不得不佩服,30-40年代出生的婦女對於家庭的付出與吃苦耐勞的程度,幾乎到了超乎常人可以想像的地步);還有,除了三餐絕不外食(慶祝 母親節除外)之外,每逢過年過節,只要是能自己做的應節料理,也幾乎不假他人之手。

端午節一定要包粽子,也是我結婚之後每年參與不曾間斷的活動之一。這個在我們家裡看似平凡的活動,對許多人來說卻是個新鮮事兒呢!為了讓這些傳統食物傳承下去,餅乾媽決定來個大記錄,有興趣進行包粽活動的網友,倒是可以參考參考。

【婆婆媽媽私房菜】粽子

以「南部粽」的口味來說,婆婆在包粽活動中,大致上的流程可以分幾個階段,餅乾媽先簡單說明如下,後面再做詳細介紹:

1.材買:(材料篇)

婆婆一定親自到傳統市場挑選食材,但是花生、粽葉、綿繩和糯米就得在前一週要先預訂,這次餅乾媽沒跟上婆婆材買的腳步,材買時有什麼選購的撇步,今年沒學到,只好明年再開班授課囉。

2.備料:(材料篇)

每年端午前的那個週末,就是我們的包粽日,婆婆一定會起個大早,把所有的粽料先整理一下,有的需要翻炒,有的需要切半,有的要泡水,等全部弄好也大約10點半了。

3.包粽:(實作篇)

包粽和綁繩真的需要指導和熟練,舉凡技能的學習不都是這樣嗎?練習的越多次,就可以把粽子包得更美喔!今年包粽的人口變多了,餅乾媽硬是把餅乾爸、餅乾和魚乾一起拖下水,反正,動手做就是遊戲嘛!自己家要吃的,先不管外型,好玩就好,何況,能親手包粽子這種機會和經驗是很難得的勒!

4.蒸煮:(實作篇)

把包好的粽子直接放入滾水中煮熟,這是包粽子活動中最簡單的動作了!

【備料前的準備工作】

在包粽前1-2天,要先把粽葉刷洗乾淨,兩面都要洗喔!而且還要洗2-3次呢!洗完記得風乾備用(沒有完全乾也沒關係啦!)

花生買來一定要先冷凍,等要備料時才拿出來退冰,聽婆婆說冷凍過的花生比較容易煮得爛。(吃粽子時最不喜歡吃到脆脆的花生,讓人覺得口感非常不好,一定要像外面賣的那種蒸土豆的軟度才行,煮過花生豬腳湯的人一定知道,花生很不容易軟,所以婆婆這招凍花生,真的很重要)

【備料】

1.炒糯米:

先將糯米洗淨,用點油,加入退凍的花生一起翻炒(一定要小火,以免變成鍋巴)。

02

翻炒一會兒後,記得加調味(柴魚粉、鹽巴、醬油),調味要加多少呢?婆婆的土法是:直接拿2-3粒糯米來嚐一嚐,廚師認為味道ok就好了。(有人吃粽子喜歡加醬油膏,這樣的話翻炒時味道就不要加得太重;如果是只吃原味的粽子,就要注意翻炒糯米的同時加足調味料,免得粽子吃起來沒味道)

翻炒只是為了要增加糯米的香氣與趁機調味,並沒有要將糯米炒熟的意思,整個過程大約5-7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翻炒完成後裝盛在鍋子裡備用。(因為加了醬油,所以翻炒後的糯米呈現漂亮的褐色)

03

2.五花肉:

包粽子的豬肉一定要這種,帶皮帶油的五花肉,才有「味道」。其實「味道」有時候只是一種吃東西的感覺而已,可能是懷念的感覺,也可能是吃東西時的習慣,如果沒有被滿足,會覺得吃起來不夠「對胃」。所以這包粽子用的五花肉,也許有些人會嫌棄它太過於油膩,但是,也就是這味,才能滿足我們的家鄉胃。(不習慣吃這味的網友,當然可以自行選擇瘦一點的部位)

買回來的五花肉,婆婆堅持一定要先用清水洗過→去毛(一邊用水沖洗,一邊用刀子刮皮,婆婆覺得做生意的人不夠仔細)→熱水川燙(大約5分鐘,兩面都變白色就可以夾起來了)→切成塊狀(大約1.5公分*1.5公分的大小)→下鍋翻炒(調味)→裝盛備用

04

婆婆的五花肉並沒有事先醃製,但是在翻炒的時候會加柴魚粉、冰糖、醬油和一種特製的香料粉(在中藥店買的,請看下圖),這包特製的香料粉是婆婆的秘方,舉凡三杯雞或炒肉類的時候一定會添加,它的味道真的很香,餅乾媽也說不上來到底是種什麼樣的味道。如果真的買不到,應該也沒關係吧!

五花肉翻炒到熟透但又不老的程度,因為加了醬油調味,所以也是漂亮的金黃色,盛起備用。

05

3.鹹鴨蛋黃:

去賣蛋的店家買回鹹鴨蛋黃,店家有專門切蛋黃的「線」,可以幫客人將蛋黃切成兩半,如果沒有,只好回家自己動手切了(當然是用菜刀囉!)想要吃整顆蛋黃的網友就不必考慮這個問題了。

4.紅蔥頭:

從菜市場買回來的紅蔥頭也要先剝皮、清洗,再用油稍微翻炒一下。

5.香菇:

香菇在翻炒前記得要先泡水,讓它軟化。

6.蝦米:

不是蝦仁喔!蝦米洗淨、也要下油鍋翻炒一下。

7.栗子:

這是我最愛的一項配料,洗淨備用就可以了,不必翻炒。

06

瞧!南部粽滿滿的六大項配料,打開粽子時就可以感受到南部人的熱情,餅乾媽也曾經吃過粽子裡包魷魚的(也許是把蝦米換成了魷魚吧!),當然囉!對於粽子的餡料到底有哪些?也沒有正式的「規定」,端看個人喜好而定,有時候,糯米還沒用完就已經缺少其它配料的話,剩下的粽子就比較「簡單」了;相反的,也會遇到配料太多的時候,吃到這樣的粽子會有中樂透的感覺呢!

07

關於粽葉的選購,婆婆說上面這種油油亮亮的才是真正的粽葉(比較厚,是「月桃葉」,粽子煮熟後糯米比較不會沾黏),另外有一種是「桂竹葉」(不油亮、比較薄,容易沾黏糯米),用月桃葉包起來的粽子有一種特殊的味道,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婆婆說比較香,但其實我比較不喜歡。

網路上還有介紹許多種包粽子的葉子,但婆婆習慣上只用過這兩種。

【材買份量計算】

這次婆婆總共買了2斗米,在一般傳統的米行買米是秤斤計算,「斗」是舊時的容量單位,要換算成公制的重量單位也不是不可以,但過程有點複雜。

在小學課程中有提到1毫升(容量單位)=1公克(重量單位)

1斗=10公升=10000毫升=10000公克=10公斤=16台斤(婆婆口中的「斤」)

我們最後用2斗糯米(32台斤),包了140顆粽子(一捆20顆,共綁了7捆),連帶的所有配料都要有140份。

【南部粽、北部粽和湖州粽比較】

哈!不用介紹了,維基百科寫得真清楚。

以下資料擷取自【維基百科】「

浙江口味的湖州粽,多半成長條型,有甜鹹兩種口味,鹹的是鮮肉粽,以糯米與五花肉所製成,一 個約有400大卡熱量,但是由於肥肉比例比較高,對於應忌食肥肉、高油脂的慢性病患都比較不適合;甜口味的多半是豆沙或棗泥甜粽,一個大約有 600~800大卡熱量,由於甜餡內含糖與油脂比例偏高,對於糖尿病人較不適合。

對於一般人也會用來當正餐的台灣肉粽又可分為北部粽及南部粽,北部粽是將糯米先炒過,再包入豬肉、香菇、蝦米、鹹蛋黃等配料於竹葉中蒸熱,有點像是油飯,一個400公克重的燒肉粽相當於400~500熱量,口味、香味較重。

至於南部粽是以生糯米混合花生,材料有豬肉、麻竹葉、香菇、花生仁、栗子、蝦仁、乾魷魚、鹹蛋黃、糯米等,包在月桃葉中,再整串放進水中煮熟,由於料比較少,加上糯米不經油炒步驟,所以熱量要比北部粽低,口味、香味較清淡。

不過由於南部粽多半會灑上花生粉及醬料再食用,粽子中的花生與配料的花生粉都屬於油脂類,對於需要限制油脂的人要特別注意;至於粿粽因為體積小,餡料熱量較低,一個約250大卡;鹼粽也因體積小,每個不到200大卡熱量,不過若是沾糖吃,熱量就會提高。

 

arrow
arrow

    水瓶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