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水鄉柳川市,是以文人北原白秋的出生地聞名。
柳川市的歷史始於蒲池氏於中世紀在此地築城,自田中吉政建了天守閣和柳川城下町後開始繁榮。城堡雖在1872年(日本明治2年)遭遇燒毀,但是橫貫城下全區的護城河、海鼠壁、紅磚建築並倉、國家指定名勝庭園松濤園及保留著日本明治時期的西式洋館御花等都仍然沿著護城河留存,風景怡人。
所謂的柳川遊船就是乘坐稱為「到恩烤」(どんこ船)的小舟沿著護城河順流而下,由河面上遊玩這些名勝,這也是最能體驗柳川市魅力的方法。
船舟悠閒的航行在柳川城四周的內護城河(或外護城河),聆聽竹竿划水聲,頭戴草笠,身穿古典服飾的船夫掌舵技術絕妙高超,一邊搖船一邊以愉悅的神情姿態的又唱傳統民謠又解說,又是充分體驗穿過水門和橋下的水鄉旅情。白色的海鼠壁、紅磚建築的並倉、刻上各個文人詩詞的石碑、加上水道綠樹林蔭,河岸又見花開茂盛,在這具備歷史文化和詩情畫意的航行之中,將旅客帶入優雅如詩的世界。路途中會經過水上商店,口渴還可以買罐飲料解渴。
柳川遊船由每年3月1日的開河後正式開始之後各個船公司一起開始營業。除了早上至傍晚的一般行程之外,夏季傍晚有納涼船,8月~10月滿月時也特設賞月船(需要預約)。乘坐地點分別是三柱神社附近有4個、車程大約10分鐘左右的地方也有2個(有專車免費接送來回西鐵柳川站和乘船地點)。
(以上內容擷取整理自網路)
我們在現場買票,順利買到四人的票卷。
船家貼心的在船上放置了保暖桌,把腳伸進去,可以保暖。
船伕全程(約一個小時)都用長篙乘船,感覺是很耗體力的活兒。
護城河會經過許多小石橋,乘客們必須趴低姿態,才能順利過橋。
大家或趴或躺,不被撞到就行。(記得頭、手不能伸出「車外」)
小小、窄窄,河面平靜的護城河,仔細欣賞岸上的房子,就是這段航程最大的風光。
再「橋」一下。
岸邊這些櫻花樹,想像開滿花的季節,該有多美?
還「橋」啊?
船伕也跟著蹲下。
岸邊人家做了階梯,直通護城河邊,取水用水都方便。
途中會遇到「合作社」,現金交易,想買什麼要快、狠、準。
想吃冰淇淋的餅乾媽因為怕吃得太狼狽,一個猶豫,合作社就走遠了。
船伕看這一船都沒有人「交關」(翻譯吐司:閩南語「捧場、購買」的意思),就快速通關,繼續往前划。
洞洞,我們又來了。
一路上都不知道過了幾次橋下洞。
到站了。
下船的地方也沒有麼景點可以走走,雖然有免費接駁車可以回到剛剛搭船的地方,但是據說柳川遊船結束就是要吃一下鰻魚飯才算圓滿。
路上挺多家賣鰻魚飯的餐廳。
我們隨便選了一家看起來還算OK的「若松屋」。(雖說看起來還OK,人家也是要排隊的百年老店喔!)
若松屋【官網】
關於關東與關西的鰻魚飯,蒲燒與白燒的鰻魚飯,可以看看部落客的整理:Claudia生活 旅遊「福岡美食!柳川百年老店『若松屋』日式鰻魚飯」
用蒸籠蒸熟的白燒鰻魚飯:
關東地區的鰻魚飯(白燒/乾燒鰻魚)是先蒸後烤,而柳川的鰻魚則是直接在炭火上燒烤20分鐘,並反覆的沾上特製醬汁後,去除鰻魚的魚身與魚皮上的腥味,才和米飯一起蒸熟。
放入蒸籠之前,米飯與醬汁先充分攪拌、加入烤好的鰻魚和雞蛋絲,一起蒸熟後不管是鰻魚和是米飯,都沾滿了醬汁的香味。
菜單上的松、竹、梅,指的是鰻魚的多寡,單藍,越貴的那一項表示鰻魚越多啊!
二樓用餐區。不知道為什麼位置挺空,卻還是要排隊等一下。
另外一區不必脫鞋子的用餐區。
前菜:涼拌鰻魚小黃瓜
鰻魚蛋捲(甜味)。
主餐:白燒鰻魚飯
清湯:鰻魚肝
因為太好吃,所以整個清空(不含湯品)。
我們點了平日午餐限定的迷你版鰻魚會席,是菜單上沒有的價位,四個人12000円。
隔壁這間也有賣鰻魚飯。
接駁車(沒有站牌)搭車處就在若松屋的外面,時間到、車就到。
小巴。